香港德瑞、汉基等热门国际学校 2025-26 招生攻略

2025-04-17 17:15:23

香港国际学校中的德瑞国际学校(GSIS)与汉基国际学校(CIS)每年都是家长圈的热门之选。2025-26 学年招生已悄然启动,香港幸福生活为家长梳理香港国际学校核心申请要点,避开信息差盲区。

image.png

香港国际学校核心招生门槛:语言、学术与身份的三重考量

德瑞国际学校以德语 + 英语双轨制著称,英语流学位对非德语家庭更友好,但语言门槛明确:幼稚园阶段需通过小组互动观察语言适应力,小学以上需提供英语水平证明(如多邻国 110+),中学部额外考察数学逻辑(参考 CAT4 测试题型)。值得注意的是,德语背景家庭(如父母曾在德企工作、孩子有德语基础)在同等条件下更易获得青睐,这也是其 “隐性加分项”。

汉基国际学校则主打中英双语沉浸式教育,中文能力成为重要筛选标准 —— 即使申请英文授课项目,非母语学生也需达到 HSK4 级水平(约对应雅思 6.5)。中学部(Y07 起)要求提交近两年学术报告、CAT4 认知测试成绩,面试环节侧重考察批判性思维,曾有学生因现场拆解 “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” 获得录取加分。


香港国际学校申请时间线:把握黄金窗口,避免错过关键节点

两所学校均采用 “滚动录取 + 集中评估” 模式,建议至少提前 1 年准备:

2024 年 9-12 月:官网开放申请系统,同步预约开放日(德瑞 11 月中旬、汉基 12 月初),现场可获取最新招生手册,观察课堂互动细节。

2025 年 1-3 月:德瑞中学部进行笔试(英语、数学)与小组面试,汉基 Y07 学生需完成线上逻辑测试;小学低年级以 “游戏化评估” 为主,家长需陪同参与亲子活动,观察孩子的社交与表达能力。

2025 年 4-5 月:首轮录取通知发放,未获录取者自动进入候补名单(转正率约 5%-8%),建议同步申请弘立书院、哈罗香港作为保底选项。


香港国际学校提升竞争力的 “非标准化” 策略

面对不足 15% 的录取率,家长可从三方面优化申请:

学术能力具象化:德瑞重视 STEM 潜力,曾有学生提交自主设计的环保机器人项目获青睐;汉基偏好 “全人发展”,如参与国际青少年双语辩论赛、完成 EPQ 研究性学习报告(主题建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,如 “粤语童谣在国际学校的传承”)。

家庭背景契合度:两校均强调 “家校理念一致”,德瑞官网明确提到 “重视多元文化理解”,家长在文书中可分享海外生活经历或跨文化育儿理念;汉基则关注 “社区参与”,如长期参与学校 PTA 活动、志愿教学等。

细节决定成败:申请材料需体现 “定制化”—— 投递德瑞时,可额外提交德语 A1 证书(即使初级);申请汉基时,在个人陈述中注明 “选择汉基是因为其‘全人教育’理念与孩子的艺术特长(如钢琴十级、戏剧表演)高度契合”。


2025 年香港国际学校政策新动向:学费、学位与评估方式的调整

IB 课程改革影响:德瑞将新增 “可持续发展项目” 作为必修课,建议在申请中体现相关实践(如参与社区垃圾分类计划);汉基试点机考模式,家长可提前让孩子熟悉在线答题系统,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影响发挥。

本地生配额限制:香港教育局要求国际学校本地生占比不超过 30%,德瑞、汉基目前本地生比例约 25%,非本地家庭(如持高才通签证)需尽早启动身份规划,确保签证有效期覆盖整个就读周期。

学费与奖学金:德瑞 2025 年学费微涨 5%(小学部约 18.3 万 / 年),汉基维持 27 万 / 年,但新增 “创新奖学金”,支持提交科技发明、社会创新方案的学生(最高覆盖 50% 学费)。


警惕 “保录取” 陷阱:两校均采用匿名评审,无任何 “内部通道”,靠谱中介应提供备考资源(如 CAT4 真题解析)而非承诺结果。

面试模拟技巧:针对德瑞 “双语切换能力”,可在家进行 “德语 - 英语日常对话练习”;汉基面试常问 “如何处理团队冲突”,建议用 STAR 法则(情境 - 任务 - 行动 - 结果)提前准备案例。

候补名单跟进:定期向招生官发送孩子的最新成就(如获得校级奖项、参与公益活动),保持积极沟通但避免过度催促。

香港国际学校申请本质是 “双向选择”,家长无需盲目追求 “顶尖排名”,更应关注孩子与学校理念的契合度。提前规划语言能力、丰富背景经历,同时保持申请材料的真实感,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
  • 香港幸福生活
  • 客服微信
  • weinxin
  • 香港幸福生活
  • 官方公众号
  • weinxin
香港幸福生活